​​

水红,中国传统色彩之一。也是《红楼梦》色彩之一。

水红色是红色系中偏浅的色彩,由不含色名词性语素“水”加表色形容词性语素“红”组合成的偏正式复合颜色词,富于形象色彩。《汉语大词典》释义为:1.比粉红略深而较鲜艳的颜色。2.水葓。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形比粉红略深而较鲜艳的颜色。红色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水”是指水灵灵的意思,即水灵灵的红色。中国传统绘画颜料里有水色,石色之分。水色,指有通透感的颜色,一般是用植物染料提取而得。相对而言,粉红有遮盖感,石色的可能性为多。

《红楼梦》中共有 4 例,即例 1:“宝玉坐在床沿上,褪了鞋等靴子穿的工夫,回头见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脸向那边低着头看针线,脖子上戴着花领子。”(二十四/329)

例 2:“只见他(湘云)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襟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四十九/679)

例 3:“又看包袱,只得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的夹包袱,里面只包着两件半旧棉袄与皮褂。”(五十一/712)

例 4:“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 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六十三/889)经分析概括,《红楼梦》中“水红”为单义词,可释义为:形比粉红略深而较鲜艳的颜色。此色主要用于年轻女性服饰,象征青春靓丽,具有褒义的感情色彩。“水红”为形容词,从其着色对象来看,主要是服饰和器用。

古代诗词中常见诗人描写水红:

宋 : 张抡《阮郎归》

炎炎皦日正当中。澄潭忽此逢。金丹乍浴表深功。通明照水红。丹浴罢,乐无穷。怡然百体融。人间何处不清风。此怀谁与同。

宋 : 陆游《法云寺》

不到法云久,秋高初一来。厨供菰白美,池蘸水红开。桥畔逢游衲,云边数过桅。同游恨归早,珍重约寻梅。

唐 : 孟郊《南浦篇》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鸟鸣喈喈烟濛濛,自从远送对悲翁。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唐 : 温庭筠《题城南杜邠公林亭》

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分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宋 : 王安石《壬子偶题》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

唐 : 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君阳山下足春风,满谷仙桃照水红。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宋 : 贾似道《论水红色》

水红须尾水红衣,白肚团员模样奇。班点一些浑不染,傍人号作杜公儿。

宋 : 林泳《建溪道间》

三两渔舟竹影中,山禽相对哢晴风。小桥落日无人处,一树桃花照水红。

宋 : 张九成《岭下桃花作澹红色绝可爱因作绝句》

江北桃花色颇秾,不堪凡陋也春风。谁知岭下新来样,故作宫妆澹水红。

宋 : 郑清之《晚景》

斜照染成金色界,嫩霞蘸出水红天。个中买得皆真境,不遣诗人费一钱。

水红色因是浅红色,又是水灵灵的,常用在少女的穿着上,洋溢着青春的美好。红楼梦里穿着水红色服装的分别是:鸳鸯、湘云、袭人、芳官。水红色的丝绸配水灵灵的少女可算相得益彰。

传统的红色染料主要有朱砂、红蓝草、苏枋木,茜草等。前者为矿物染料,属于石色。水红色肯定不会使用,茜草的颜色有点闷,可能性不大,那么只有红蓝草(红花)和苏枋木比较合适。都是植物染料,染水色是最合适的。

《布经》里记载染水红的配方是这样的:

水红 川红花二十斤、乌梅九斤、生炭灰五升

与银红相比“银红 川红花二十五斤、乌梅十二斤、生炭灰二斗 ”川红花要少5斤,生炭灰少了一半,乌梅多了3斤。按照笔者的经验,这个水红要比银红还浅,且稍红一些,因为碱性减少了,酸性增加了。

水红与粉红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清透的,后者灰浊一点。

其实还有一些植物染料也是可以染出水红,如血藤,龙眼木,荔枝木,薯莨等。

染匠黄荣华辛丑年冬月初五一稿于越城中纺院江南分院

作者按:这是本人正在撰写的《布经色彩考》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